
就在2024總統大選前一天,民眾黨正、副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與吳欣盈安排了選前記者會,吳欣盈和柯文者國際記者會的召開,吸引了超過160家外媒參與。
兩位候選人針對數位轉型、國家財政及高齡安全等議題,發表了具體的政策方針,本文章將整理他們在記者會上提出的國政處方籤。
柯文哲國際記者會
選前一天!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與搭擋吳欣盈攜手召開國際記者會,分享他們的國政願景,並對於記者的提問進行回答。
來自醫界的柯文哲以及具有金融專業的吳欣盈希望通過彼此相同的政治理念,主張政府必須開放、透明,面對問題要用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解決,並強調台灣需要停止內耗,團結合作,實現國家治理。
柯文哲國際記者會拋3國政處方
處方1:務實的經濟發展
柯文哲表示,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勢必要全方位解決產業面臨的各項短缺問題,包括五缺,即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以及最迫切的能源議題。
為了確保經濟穩定發展,我們需要穩固外資的信心,建立一個更良好的投資環境。
柯文哲強調,台灣也應該積極尋求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如CPTPP或ACCEP。這不僅有助於擴大市場規模,還能透過與其他成員國合作,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轉移,提升我們的國際競爭力。
處方2:科學的國防準備
柯文哲指出,我們不應當把和平寄託在對方的善意之上,因此台灣必須加強國防實力。
為此,柯文哲還提出將國防預算從目前GDP的2.5%提升至3%的方案,他希望能夠延續『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的政策,以購買符合台灣戰略目標的國防武器,並投資國防工業確保台灣國防自主。
我們可以看到柯文哲提出的科學國防,旨在確保台灣擁有強大而可持續的國防體系,使我們能夠在強國之間更加堅定地捍衛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處方3:善意的兩岸交流
柯文哲指出,他過去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成功舉辦過巴士雙城論壇和2017世大運,這些任務都在對等尊嚴原則下順利完成。他認為和平是多贏,而衝突則是多輸。台灣作為美麗之島福爾摩沙,應該成為區域安定的關鍵力量。
柯文哲承諾在處理兩岸問題時,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確保台灣民眾繼續擁有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
他強調他會用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的五個互相原則,促進兩岸交流增加善意,減少風險。
我們可以看到柯文哲致力於創造和諧的社會、政黨以及和平的兩岸環境,他期望台灣能透過完勝的經濟實力和軟實力,來保持繁榮、穩定、和平的社會,讓年輕人重新感受到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吳欣盈國際記者會國政處方
吳欣盈於開場致詞中指出,明天的台灣大選將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台灣,也將影響全球近60個國家、約40億人口。
他表示會透過自己的過往經歷來推動各項重要社會議題,甚至還為了台灣制定了十年的財務藍圖計劃。以下將一一彙整吳欣盈提出的國政處方。
處方1:數位法案
- 提出個人數據保護法和信息安全管理法。
- 更新過時的電子簽名法,讓台灣日常的許多事物都有機會進行數位轉型,使公民生活更加便利。
- 提出隱私法,讓台灣成為繼日本和蘭國之後的第三個遵守歐盟GDPR的國家。
- 人工智慧法案,旨在促進台灣的國際連接和變革。
處方2:數位健康
- 利用數位技術幫助調整健康供需,支持醫療系統。
- 推動數位健康產業,實現每位公民負擔和精確的醫療保健。
- 利用數位技術幫助調整健康供需,支持醫療系統。
推動數位健康產業,實現每位公民負擔和精確的醫療保健。
沙盒:沙盒是用來代稱一個封閉而安全的軟體測試環境。
處方3:財政藍圖
- 建立主權基金,通過中央銀行資產建立。
- 創立第二個基金,基金來源包括碳稅、提高國營企業效率、台灣糖業、國有銀行、全球最低稅率收入。
- 在十年內投入900億美元在主權財富基金,預計實現國庫資產翻倍。
總結來看,吳欣盈在國際記者會上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國家重要議題的國政處方,特別強調了數位安全、高齡安全以及財務等領域。
透過這些建議,吳欣盈展現了對國家發展的深刻洞察和扎實的執行計劃,期望能夠為台灣帶來更積極的改變和進步。
結論
明天就是決定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的2024總統大選,這次選舉是台灣政治的新里程碑,希望大家在1月13日,也就是明天,都能出門為自己的未來投下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