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華人傳統的祭祖節日,也是春季祭祖的重要時節之一。在過去,人們會在清明節去祭掃祖先的墳墓,以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清明節資訊懶人包:
- 2024清明節連假日期 : 4/4-4/7,一共四天。
- 掃墓時間 : 清明節前後兩週。
- 清明節拜拜時間 : 上午7:00-12:00,最晚不要超過下午三點。
- 清明節拜拜供品 :
- 土地公 : 三牲、紅龜粿、麵線、茶、酒各3杯祭拜。
- 祖先 : 三牲、水果、12道菜、紅蛋、甜飯、麵線、紅龜粿、草仔粿、酒、鮮花。
- 地藏王 : 上三炷香(靈骨塔祭拜)
清明節供品要準備什麼?
清明節拜拜供品一般是準備在家裡祭拜祖先牌位,以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和尊敬。
- 食物供品:通常為祖先生前喜愛的食物、水果(如蘋果、梨、橘子等)、糕點、米飯等。也有人會準備肉類和魚類作為主菜。
- 紙錢和紙紮物:燒紙錢(假錢)和各種紙紮物(如衣服、房子、車子等模型)是為了讓祖先在另一個世界能夠使用。
- 酒類:尤其是祖先生前喜歡的酒類。
- 花:鮮花也是常見的供品之一,特別是菊花和百合,象徵對祖先的哀悼和紀念。
- 香:燃香是清明節供奉祖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徵著尊敬和紀念。
- 茶:準備茶水供祖先飲用,表示對祖先的敬意。
清明節掃墓祭品與順序
- 掃墓:
將祖先墓上的雜草清除後,供上準備好的牲禮、酒、蔬果和粿類。這是因為傳統文化相信祖先墓的風水,與後代子孫的的運勢息息相關,所以整理環境後,還會在目前點燃子孫燈,接著讓子孫把燈帶回家,保佑子孫未來發展興旺。 - 祭拜土地公(后土):
用三牲、紅龜粿、麵線、茶、酒各3杯祭拜。 - 祭拜祖先:
在祖先墓前,擺放好另一副三牲,以及水果、12道菜、紅蛋、甜飯、麵線、紅龜粿、草仔粿、酒、鮮花等供品後,點香、蠟燭並誠心祭拜。 - 打掃祖墳:
斟滿3杯酒、3杯茶後,開始打掃環境、清除墳墓上新生的雜草。 - 燒金紙:
先取下拜土地公的金紙、三拜稟報後開始燒化;燒完拜后土的金紙後,在取祭拜祖先的金紙,同樣三拜後燒化。燒完金紙後,再將用祭拜的酒灑在金紙焚燒處。 - 禮成收拾供品:
祭拜的雞蛋將蛋殼打碎、剝掉並撒在祖先墳墓上,象徵「脫殼新生」、脫胎換骨。另外離開始可留下一些紅龜粿、草仔粿給管理墓園的人或當地小朋友吃,也有「祖德流芳」之意。
清明節掃墓禁忌有哪些?
在華人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掃墓時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這些禁忌主要是出於對祖先的尊重和對鬼神的敬畏。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掃墓禁忌:
- 不要在不吉利的日子掃墓:在傳統觀念中,一些不吉利的日子,如農曆的鬼月、年初一等,都不適宜掃墓,因為這可能會招來厄運或不祥之事。
- 不要喧嘩或大聲喧譁:在墓地中應該保持肅靜,不要大聲喧嘩,以免驚擾到陰靈,甚至招來厄運。
- 不要踩墓碑或践踏墓地:這被視為對逝去親人的不尊重和不敬,應該尊重墓地的神聖。
- 不要在墓地裡吃東西:在墓地裡進食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可能會招來不祥之事。
- 不要帶入不潔之物:如酒精、煙草等,這些被認為是不潔之物,不應該帶入祭拜墓地的場所。
- 不要用蠟燭點燃墓前草木:這可能會引發火災,也會被視為不尊重祖先的行為。
- 不要隨意挖掘或破壞墓地:墓地是祖先的安息之所,不應該隨意破壞或挖掘,這樣做會被認為是對祖先的不敬。
總的來說,掃墓時應該尊重傳統禁忌和習俗,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尊重。
清明節拜拜供品禁忌
清明節拜拜水果禁忌 : 需要避開釋迦、檸檬、番茄、芭樂,釋迦是因為名稱與釋迦摩尼佛同名,吃下肚有大不敬之意。
檸檬、番茄、芭樂則是民間習俗認為多籽的水果會容易難消化,食用後對神明有「不潔」之意,忌諱的人在準備拜土地公水果時可以注意一下。

去靈骨塔拜拜要準備什麼?
需準備兩份供品,一份是祭拜自己的祖先,另一份是祭拜地藏王與土地公。
- 祭拜祖先的供品 : 壽金、菜碗、水果。
- 祭拜地藏王與土地公的供品 : 壽金、甜食、水果、米酒。
《延伸閱讀》